2008-11-06

收集‧持續進行中

我相信自己有一種收集東西的因子,不時會將某些東西逐件逐件收藏起來,按某種次序排列。八十年代長大的香港小孩,誰沒試過集郵?集郵這種斯文又有益(?)的增長知識活動,老師在學校相當的鼓勵,小小的我當然也試過。收集郵票,不為郵票漂亮,不為知悉郵票的價值,只是單純的儲儲儲,甚麼圖案的也好,哪種國家的也罷,總之色彩斑爛看著就歡喜的,滿滿放了一本半集郵簿。

小時候還收集過鎖匙扣。有小小一隻涼鞋,有小小一本書,有小小一折扇子,有金屬牌子,有膠牌子……各種形狀,各種質地,各種來源。那時候親戚外遊捎回來的手信,除了給麻麻吃的,就是給我鎖匙扣。

高小時候收集了一整套當時流通的各種面額的港元。由一毫子開始,二毫子,五毫子,一元,二元,五元,仍然正正常常的青綠色十元紙幣,藍色的二十元,紫色的五十元,紅色的一百元,還有靠省回來的零用和利是,好不容易跟家人換的啡色五百元,和金黃色一千元。

喜歡看書,喜歡聽歌,自然會收集書本和唱片。高小的時候有好多本畢華流和梁望峰,買的原因不外是本數少、容易儲齊,而且當年公共圖書館進貨緩慢,新出的小說根本不會有,要看唯有向同學借,或者自己買。至於更為喜歡的衛斯理和金庸,因為書種太多,圖書館又很齊備,倒是從未想過要自己擁有。直至他們的書越寫越爛,才放棄了不看也不再買。中學開始聽廣播劇,於是買了一套903廣播劇小說。印象中,《向愛情出發》、《我沒有愛錯》、《四條恐龍》、《天空小說》和《獨臂少年》都有。大學時候,在朋友極力推薦下重拾亦舒,也買過好幾本。後來開始收集早期的幾米,直至《幸運兒》到手後才停下來。

唱片大概是中二時開始買。當年好友之中有個陳慧嫻粉絲,於是第一張買的就是《The Best Of Priscilla Chan》精選輯──封套紅色,收錄了二十首歌那張。由新出的精選開始,再逐張逐張買回舊唱片,一整套林憶蓮就是這樣累積回來了。收集完一個又一個,後來還有王菲、鄭秀文、莫文蔚……,還有劉美君,以及現在還在繼續收集的陳奕迅。



這些年收集回來的,還有早幾年的麥兜公仔,電影、話劇和演唱會門票,各種甫士咭,唱片海報……一切盡皆身外物,除了書和唱片,其他的未必對生活有甚麼用處,倒是霸佔了家裡不少的空間。

這幾個月在進行另一種「收集」。不花錢,不花地方儲存,單純的一張虛擬清單。是面簿中的名字。除了一開始的小學同學、中途加上的新舊同事和朋友,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在面簿增加新名字。早陣子漫遊朋友的面簿,無意中見到一位中學同學的名字,於是在其朋友清單當中找尋,一個個環環相扣,都增加了近十個舊同學。其實大家早已失去聯絡,隔了這些年,都不會有甚麼交集。加進朋友清單中,就只是有空時可以看看大家的照片而已。

類似的無聊「收集」行動仍在持續著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