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7-28

我們

早在書展舉行前兩天,已在二樓書店買了幾本新書。為了換取一個$100的印花,在原本買的以外,額外挑選了這本。

馬家輝的文章時而有著含蓄的感性和情懷,分享生活的種種;時而舖陳著理性的論據和知識,以嘲諷的筆法論辯社會議題。兩種文章都好看。不過,買這一本文集,更大程度是因為封面的兩個字。一直很喜歡「我們」這個詞語,不只有「我」,而是跟「我」有交集、分享類近經驗和感想的一伙。

《我們》的副題是「關於這個城市的喜悅與憂傷」。簡簡單單的陳述,沒有任何一丁點庸俗的情感喧染,情懷卻躍然紙上,比商舖和的士上貼的「We Love HK」標籤(Love字以心形圖案表達)、比滿街滿巷的「同慶回歸十周年」橫額和標語、比反覆播放有如國歌還畫蛇添足加了句超高音的「小!天地」等等等等品味惡劣的東西,來得更有力量。喜愛這個地方,因此我們繼續在這裡生活,因此腳踏實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,為了保留生活裡過去和現在的種種(諸如皇后天星和「皇帝」遺跡)繼而展望將來,於是提筆書寫、發出聲音。這幾年香港陸續出現不少中生代創作人的作品,諸如小克、楊學德和Stella So的漫畫,陳慧和周淑屏的小說等等,都實實在在描繪了香港的生活香港的街道香港的人情面貌。故事情節可能是創作,但情懷並非憑空捏造。活在香港,十年歲月豈是平空弄句「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」,再重覆十萬次「香港始終有你」,就可以簡略概括?關於這個城市的喜悅與憂傷

說遠了。《我們》內文分成八個部份。篇幅最長的是第一章「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」,內裡有馬家輝較個人的生活點滴,包括他的女兒、他看過的電影、他逛過的書店看過的書……從生活的碎片中拼貼出作者對這個城市懷著的情感。書內其餘部份是評論時事的文章,大多曾刊於《明報》。



《我們──關於這個城市的喜悅與憂傷》馬家輝
(香港:花千樹,2007年7月)

(十年情意結‧所謂我們)

1 則留言:

  1. 第一次在收音機聽到『始終有你』呢首歌是副歌的合唱部分,我一聽,以為是林海峰唱的,因為他很慣常地用莫華倫及粵劇腔來唱d 搞鬼歌,點知‥‥‥原來是認真唱的,唉~ 首歌搞到咁不倫不類法,會不會浪費左呢班專業人士呀~

    回覆刪除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