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5-09

只有你曾陪我在最初的地方



劇名《親愛的,維多利亞》,很自然地會有兩種可能的解讀:(一)劇中有個喚作維多利亞的關鍵人物;(二)劇情圍繞維多利亞港發生。三角關係卻提供了第三款:將劇名牽強地分拆成維多(Victor)與利亞(Ria)兩個角色;至於宣傳單張中提及的維多利亞港,只是幻化成舞台上的渡輪,以及在劇終時被一道天橋連城一線。故事只在香港發生,維多營營役役,利亞無所事事,但兩人與維多利亞港本身都沒有必然關係,尤其是兩人成長以後的部份。

四個主角的戲份都以行行企企為主,董敏莉還有深宵與丈夫攤牌那段可演,楊愛瑾演的利亞在故事中根本是個活動花瓶,是四人中最無存在感的角色。舞台左右兩邊長期有兩三組演員同時表演,也令人看得很累。不諱言在一眾細碎的場面當中有一些算是到位的,能將都市人的疏離和失去目標簡單刻劃下來,但劇本整體結構鬆散,部份場面不必要地重複出現,兩名主角的猶如平行線的生活平淡如水,結局前的夢中重遇更是失敗至極的自圓其說。

故事空洞和薄弱,本不足以演出兩個多小時,於是在生硬地拖沓和重複之餘,還插入了不少歌曲。坐在小輪上自彈自唱的aniDa還好,既可飾演來回海港兩岸、見證著時間流逝故事發生的旁觀者,其清澈的吉他和歌又與急促的城市步伐作出強烈對比,起著紓緩的伴奏作用。分身飾演多個閒角與劇中人互動的徐羨曾才是問題所在,那音樂劇式誇張唱腔和打扮,懶有趣但和故事主線無關的歌詞,都與整個劇的氣氛不協調,簡直多此一舉。

要說劇中令人喜歡的,首推舞台正中那幾排渡輪坐椅,既能聯繫海港兩岸,也令整個佈景別具特色。其次,是守護碼頭的靜坐一幕。無論再多市民抗議,碼頭還是要清拆,來回海港的旅人aniDa也連同渡輪一同遠去,消失在時間的黑暗狹縫中,無法再回來。舞台深處射出的強烈燈光,緩緩後退的渡輪,逐漸消失的聲音,這一幕跟2003年非常林奕華的《半生緣》中顧曼楨與沈世鈞多年後再遇,感嘆「我們回不去了」那幕竟是那樣驚人的相似。愛那一幕,所以也愛這一幕。時間流逝,確實我們都回不去了。

1 則留言:

  1. 錯過了他們的勁歌金曲,希望有第四次re run吧。

    回覆刪除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